《爱如火》爆红的背后,湖南籍俄罗斯人的三世三生 天天观焦点

2023-02-28 15:06:02 来源:3DM游戏网

尘归尘,土归土

说实话," 魔性洗脑口水歌 " 几乎可以算是互联网热梗的常客。它不需要多动听,不需要多有内涵,只需要拥有哪怕一小段足够让人上头的旋律与歌词,就能让它有机会火遍全网。


(资料图片)

《爱如火》就是这样成为 2023 年第一首爆款歌曲的。

而《爱如火》虽然是一首完整的歌曲,但它最为洗脑的歌词,只有短短 5 秒:" 心在跳是爱情如烈火,你在笑疯狂的人是我,爱如火会温暖了心窝,我看见爱的火焰闪烁。"

自 1 月底登陆 QQ 音乐内地榜以来,《爱如火》陆续在各大主流音乐平台的榜单中现身,并实现了长期霸榜。一时间,各种《爱如火》的翻唱版本蜂拥而至," 爱如火 " 这个标签,也在短视频平台收获了数十亿的播放量。

即便是《爱如火》的翻唱版本,也能做到音乐榜单的短暂登顶。《爱如火》拥有的巨大热度,可见一斑。但实际上,《爱如火》却也并不是今年 1 月底才诞生的歌曲。去年的 11 月 26 日,《爱如火》就作为歌手 " 那艺娜 " 的出道单曲,诞生在了互联网内——只是当时的《爱如火》,还并未拥有太大的热度。

《爱如火》是怎么火起来的,这个我们放到后面再说。还是先来聊聊《爱如火》的演唱者 " 那艺娜 " 吧,她是个极有故事的人——而 " 那艺娜 ",是她在互联网内 " 三度转生 " 后,现在拥有的 " 躯体 "。

初看 " 那艺娜 " 的外貌,你或许就能感受到,她有着几分 " 外国人 " 的感觉。而 " 那艺娜 " 自己显然也知晓这点,在初入互联网时,就利用上了她的容貌 " 优势 "。

" 那艺娜 " 最初的 ID 叫 " 俄罗斯娜娜 ",凭借自身的容貌与短视频平台上的外国人滤镜,出身湖南的 " 那艺娜 " 摇身一变,成了一位金发碧眼,热爱中国的 " 俄罗斯人 "。而 " 俄罗斯娜娜 " 的作品内容,自然是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以一口刻意模仿出的 " 洋中文 "。

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 洋人夸中国 " 这套,不管有多么做作,但就是行得通。伏拉夫用自己的经历给广大 " 洋人 " 们树立了个 " 好例子 ",不管他再怎么卖丑,再怎么刻意,但现实就是,他收获了无数粉丝,赚了大钱,还住上了别墅。或许你会觉得,伏拉夫这种大喊 " 我真的太爱中国 " 的人,收割的只是对互联网缺乏认知的中老年人,稍微有点辨别能力的人都不会被他骗到。但实际上,这只是以非受众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内核不变,形式一换,收割的就会是另一拨 " 有辨别能力 " 的人。

即便是所谓 " 玩明白了互联网 " 的年轻人们,在遇到直播学中文的外国虚拟主播时,也难免会对其产生亲切感,一句 " 谢谢 " 就足以诱导他们为其消费——这与 " 我们中国真的太厉害了 ",也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 俄罗斯娜娜 " 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她的 " 伪装 " 虽然说不上天衣无缝,但确实能够骗到一部分人。在这套 " 角色扮演 " 下,她在短视频平台上累积了近 200 万粉丝。有人说过," 宇宙的尽头是带货直播 "。而在有了一定的粉丝基础后," 俄罗斯娜娜 " 也像无数网红一样,开始了她的带货直播——至于内容,当然是各类原产地东北的 " 俄罗斯特产 "。

不过,带货直播却也直接导致了 " 那艺娜第一人生 " 的结束。视频创作尚有排查缺漏的空间,但直播却没有回旋的余地。别扭的 " 洋普通话 "、时灵时不灵的特效滤镜、漏洞百出的带货话术,都将 " 俄罗斯娜娜 " 推上了风口浪尖。她的 " 俄罗斯人 " 身份,也遭受到越来越大的质疑。

纸终究包不住火," 俄罗斯娜娜 " 拙劣的伪装被彻底识破。" 俄罗斯娜娜 " 的账号,也由于 " 滥用平台道具 "" 仿冒虚假人设 " 等原因,被平台封禁。

而央视网更是将 " 俄罗斯娜娜 " 作为典型,对这种欺诈行为展开了批判。至此," 那艺娜的第一人生 ",结束了。但 " 俄罗斯娜娜 " 的谢幕,并不是 " 那艺娜 " 故事的终点。早年短视频平台就曾经封杀过大量拍摄土味猎奇视频的博主,其中就包括了后来活跃在抽象圈的 " 虎哥 "" 刀哥 " 等人。即便账号被封禁,利用上他人的身份证,来一波 " 秽土转生 ",并不算什么新鲜事。

" 那艺娜 " 就是这么做的。在 " 俄罗斯娜娜 " 被封禁两个月后,她利用自己丈夫的身份证,创建了全新的账号,开启了 " 那艺娜的第二人生 "。而这一次,她的名字叫 " 大中国娜娜 "。

不过,失去 " 俄罗斯人 " 的身份,穿上了大红棉袄的 " 大中国娜娜 ",并没有像她之前那样如鱼得水。在讲求 " 又短又好 " 的短视频平台," 大中国娜娜 " 实在是算不上有什么特色。

" 大中国娜娜 " 依旧做着她的网红梦,但即便她尝试了各种视频风格与内容,但才艺与特色的匮乏是难以掩盖的,这都让 " 大中国娜娜 " 没能再掀得起波澜。

但 " 大中国娜娜 " 却也没有因为热度的难以找回,而就此 " 摆烂 " ——她从未停止自己的 " 自救 " 之路。

" 大中国娜娜 " 在机缘巧合之下,接触了一家名为 " 北京群星伟业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的企业,并参加了它举办的 " 星耀中国好声音 " 活动。

而在活动之后," 大中国娜娜 " 进一步与 " 北京群星伟业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接触,在缴纳了一笔不菲的 " 学费 " 后,《爱如火》诞生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她全新的艺名。

" 那艺娜的第三人生 " 开始出现在互联网上。

正如前文所提,《爱如火》在诞生之初并没有太高的热度。在如今 " 网红遍地走 " 的时代,除了白手起家,社会上还涌现出了无数 " 网红孵化公司 ",他们以近乎流水线的方式培养网红。可虽说明面上是 " 培养 ",但这种形式其实更像是 " 抽卡 " ——有一个人能爆红,就有无数人在底边打拼。

至少在这样的环境下," 那艺娜 " 的 " 开局 " 并不是很理想。

《爱如火》推出后的一个月," 那艺娜 " 依旧处于不温不火的阶段。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她大概也就会就此沉沦,继续各种尝试,最终进入 " 标准结局 "。

但在一个月后,她宿命中的 " 敌人 ",或许也是宿命中的 " 贵人 " 出现了。

改变 " 那艺娜 " 与《爱如火》命运的人,网名叫做 " 三梦奇缘 "。

短视频平台拥有两大独特的直播形式。其一,便是前文所提到的带货直播;而另一个,则是依托于短视频平台诞生的连线 PK。早期的连线 PK 由于短视频平台的发展不成熟,经常会沦为双方互飙脏话的骂战。

虽然平台经过了数次大规模整改,如今的连线 PK 也变得越来越有创意,越来越有 " 活 " 起来。但这自诞生之初就存在的 PK 形式,却始终没有消失,双方针锋相对的骂战,依旧是 PK 的重要形式——而这种骂战,也往往是以直播间被管理封禁作为结局。

" 大中国娜娜 " 在回归后,由于没有特色,也经常参与此类连线 PK。或许是因为与之前的高流量落差太大," 大中国娜娜 " 的风格也逐渐趋向于 " 真实 ",经常在直播间内不管不顾,参与各种骂战。

而在化身 " 那艺娜 " 后的一次直播里,她与 " 三梦奇缘 " 和另一位主播 " 万邦万人迷 " 对上了。三人歇斯底里地互掐对骂,整场战斗持续了近 20 分钟,成了 " 那艺娜 " 与《爱如火》的转折点。

如果要问如今互联网内什么样的梗文化可以最快速传播,并短时间内衍生出各种分支的话,那么抽象文化将会是最好的答案。实际上," 那艺娜 " 在此次事件前,并没有与抽象文化产生过联系。土味是抽象的组成部分,但土味并不等同于抽象——在这之前," 那艺娜 " 至多也只能算是个 " 土味博主 " 而已。

但此次连线 PK 的参演成员之一——也就是 " 三梦奇缘 ",却与抽象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与从一开始就想成为网红的 " 那艺娜 " 不同," 三梦奇缘 " 刚开始并没有多少 " 做大做强 " 的想法。她最初的作品,大多也是一些日常分享——如果说有什么特别的话,大概就是她有些 " 臭美 " 吧。

不过将自己分享到网上,就给了网友们评论的空间。在 " 三梦奇缘 " 早期的视频下,部分抽象观众形容其外貌酷似杨幂。而这也导致了 " 三梦奇缘 " 在诸多类似评论出现后,逐渐发生了变化。

最初," 三梦奇缘 " 是不以为然的,她秉承着 " 我就是我 " 的理念,继续进行着创作。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抽象观众开始对她进行调侃,她也明白了自己的外貌给自己带来的流量。她开始主动碰瓷杨幂,坚信是自己的美貌吸引了网友们,并在之后的创作中吃起了溜溜梅,唱起了《爱的供养》。

由于调侃她的抽象观众,大多都是年轻人,且带有二次元属性。于是为了 " 讨好 " 观众," 三梦奇缘 " 开始了自己的 Cosplay 生涯——她经常会发布自己 Cos 诸如《王者荣耀》《原神》等作品中角色的视频。外貌抽象、心态抽象、行为抽象,在一众抽象观众的 " 引流 " 下," 三梦奇缘 " 成功变成了一位 " 抽象人物 "。

也正是由于 " 三梦奇缘 " 的抽象属性,加之她与 " 那艺娜 " 和 " 万邦万人迷 " 的 PK 过于有节目效果。于是,众多抽象观众开始试图将 " 那艺娜 " 与抽象文化扯上联系——不扯不知道,一扯还真有令人惊讶的巧合。

由于 " 三梦奇缘 " 被抽象观众评论像杨幂,于是他们首先从 " 那艺娜 " 的外貌入手,希望能找到与之相似的明星。

这一找就找到了谷爱凌。但人长得像哪位明星并不是件很少见的事,仅凭这一点,还不足以产生多大的热度。在这之后的 " 发掘 " 中,惊人的巧合出现了:谷爱凌曾经在视频中隔空感谢过杨幂。

这样,一切就都对得上了。" 那艺娜 " 与 " 三梦奇缘 " 的对决,就好像谷爱凌与杨幂的 " 梦幻联动 "。很快," 万邦万人迷 " 也被抽象观众找到了 " 替代品 "。这场 PK,也在后来被称为 " 谷爱凌、袁娅维、杨幂的三足鼎立 "。

这样的联系传播甚广。时至今日,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 " 爱如火 " 时,搜索结果的联想,甚至会指向谷爱凌本人,足可见抽象文化的传播之广。

于是," 那艺娜 " 就这样搭上了抽象的 " 顺风车 ",获得了巨大的热度。而她的单曲《爱如火》更是让抽象网友们 " 如获至宝 ",开始了对其的二次创作与传播。

借由抽象文化的推动,各种 " 阴间二创 " 大批涌现了出来。而《爱如火》本身的歌词与旋律,更是由于其过于魔性与洗脑,为歌曲本身的 " 破圈 " 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如果是纯粹的抽象,那《爱如火》的结局,大概也只是能在小范围内 " 圈地自萌 " 一下。但实际上,《爱如火》本身却是一首 " 有水平 " 的歌曲,并且具有极强的普适性。

《爱如火》的演唱者是 " 那艺娜 "。但正如前文所言,这首歌是 " 那艺娜 " 在 " 北京群星伟业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的帮助下诞生的。" 那艺娜 " 只负责了 " 唱 " 的部分,而作词与编曲,则是出自一位名为 " 卫婷婷 " 的作曲人之手。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的 " 卫婷婷 " 虽然不是那么出名,但却是一位正经的音乐人,创作过许多风格迥异的音乐。

而《爱如火》这首歌曲,最初就将适用平台与目标人群,定在了短视频平台的观众上。" 卫婷婷 " 根据短视频平台的视频风格,让《爱如火》拥有了极短的前奏与大量重复的旋律和歌词,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其洗脑而魔性,与短视频本身也有着极强的相性。

可以说,整首《爱如火》从作词到作曲,甚至是歌曲的调音,都是 " 卫婷婷 " 与其团队所包办的。" 那艺娜 " 是个没什么特别才艺的人,即便是她本人,在直播时也唱不出单曲中的效果,调音为《爱如火》效果的提升,不可谓不巨大。

但说实话," 怀才而不遇 " 的情况实在是太多了,像《爱如火》这样的 " 口水歌 " 也太多了,如果没有合适的契机,想要一飞冲天实在算不上易事。

而抽象文化就给予了《爱如火》这个契机。《爱如火》诞生于大众,发展于抽象,最终又回归大众。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爱如火》本身在创作时的普适性,还是抽象文化在传播时的感染性,甚至是 " 那艺娜 " 本身的 " 传奇性 " 与连线 PK 的偶然性,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或许不能说缺一不可,但至少一定是环环相扣的。

《爱如火》的爆火绝不是空穴来风。它可能确实算不上什么 " 优质音乐 ",但也不必过于苛责它。事实就是,它最终很好地完成了在创作时被赋予的使命。

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得知下一个爆火的会是什么,但每一个爆火对象的背后,都一定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

世界很大,大到无数偶然的堆叠,看起来却像个常态。

标签: 国际文化

珠宝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