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凌晨4时25分,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一位因食用河豚鱼干中毒的患者。
据患者家属描述,患者16日晚7时左右与朋友在某饭店食用河豚鱼干后,17日早晨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医生立即对其进行催吐、护胃、补液等对症治疗,目前患者已无大碍。
市场上查获的河豚鱼 本报资料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叫河豚毒素,存在于鱼体的多个部位,以卵巢最毒,肝脏次之,新鲜洗净的鱼肉一般不含毒素。但有个别品种的河豚鱼肉也具毒性。河豚卵巢毒素是毒性最强的非蛋白质神经毒素。每年春季2~5月是河豚鱼的生殖产卵期,此时含毒素最多,所以在春季易发生中毒。
中毒特点为发病急速而剧烈,一般食后10分钟至5小时即发病。表现为全身不适;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口唇、舌尖、手指末端刺痛发麻,感觉消失、麻痹;四肢肌肉麻痹,运动障碍,身体失去平衡,全身呈瘫痪状态。另外可能有语言不清、瞳孔散大、血压和体温下降。通常在4-6小时内死于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病死率达40%-60%。
医生提醒,河豚鱼虽美味,但切不可冒险去食用。目前河豚鱼中毒是没有特效药的,一旦出现中毒现象,应立即自我催吐,到正规医院进行治疗。
(内容来源无限舟山客户端)
相关链接
我市曾发生多起吃河豚鱼中毒的事件,这些年都有报道:
岱山52岁许某吃河豚鱼中毒身亡
2004年4月6日舟山日报《老汉吃河豚鱼中毒身亡》一文报道,岱山县衢山镇乍门村52岁的许某,因吃河豚鱼不幸中毒身亡。
3月29日深夜1时,许某在邻居家打完麻将回到家中,感到腹中饥饿,就动手烧了一大碗河豚鱼当下酒菜,酒足饭饱之后上床睡觉。凌晨5时,许某一觉醒来感到胸闷气短,头脑昏沉沉的,以为是过度疲劳所致,就没有理会。到6时,其老伴发现他脸色发紫,口吐白沫,不省人事,急忙叫来邻居和村干部,把老汉送到当地医院救治,但为时已晚。
面对误食河豚鱼中毒致死的惨剧,仍有市民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报曾多次报道在市场上查获售卖河豚鱼的消息:
商贩竟称河豚鱼没毒、很好吃
2006年1月4日舟山晚报《卖河豚鱼鲞被查获 商贩竟说:没毒、很好吃》一文报道:
上月30日下午4时15分左右,定海工商执法人员在南珍菜场北大门外,发现一名40余岁的男子挑着六七袋物品在兜售,工商人员上前检查,发现了一袋河豚鱼鲞,夹杂在乌贼鲞中间“浑水摸鱼”。对此,高某竟称河豚鱼鲞“没有毒、很好吃”。
现场扣押河豚鱼合计150公斤
2019年11月5日舟山晚报《我市连续查获6起非法销售河豚鱼案件,现场扣押河豚鱼合计150公斤,少量河豚鱼被不知情的市民买走,市场监督部门发出紧急通知和消费警示注意,您买到的这种鱼有剧毒千万别吃,赶快销毁!》一文报道:
11月3日上午7时许,市市场监管局定海白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在北蝉农贸市场内有个别摊位销售新鲜野生河豚鱼。执法人员接到线索,马上赶到北蝉菜场。
执法人员先后查获4家在售河豚鱼的摊位,合计扣押河豚鱼48公斤。经了解,有少量河豚鱼已被不知情的市民买走。
10月31日上午6时,市市场监管局金塘分局接到群众举报称,金塘一家农贸市场内有个别摊位销售新鲜野生河豚鱼。
该局立即联系公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各市场进行联合突击检查。现场检查发现有2户水产经营户正在售卖新鲜河豚鱼,数量约100公斤,且有少量已售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