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男子取钱被问用途后逼哭柜员 近期银行卡为什么被频频限额?

2023-07-04 17:25:17 来源:哔哩哔哩

宁波,2023年7月3日 - 近日,在宁波市一家银行发生的一起取款纠纷引发了公众对银行问用途的讨论。据目击者和媒体报道,一名男子因被问及取款用途而变得不耐烦,要求分批取款,最终在工作人员委屈哭泣后才取出全部万元。这一事件激起了网友们的不同观点。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男子进入银行后,向工作人员要求取款万元。然而,工作人员按照银行的规定,例行询问了取款用途,以防止受到诈骗。这引起了男子的不满和不耐烦,他表示自己的钱应该由自己支配,不应该受到过多的询问。最终,面对工作人员的委屈哭泣,男子才同意一次性取出万元。


【资料图】

一些网友对这名男子的行为表示不满,认为银行问用途是工作惯例,不应该为难工作人员。然而,也有人认为银行问用途类似于审讯犯人,容易引发人们的不满情绪。

针对此事,极目新闻记者采访了宁波银行宁海支行的工作人员。据他们透露,该事件目前正在领导层处理中,对受委屈的员工是否得到安抚暂不清楚。

关于银行问用途的做法,根据2022年2月发布的《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号令),金融机构在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时,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人民银行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规定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和遏制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群众资金安全和利益。近年来,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非法传销、跨境赌博、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活动屡见不鲜,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利益。1号令的规定是金融机构加强洗钱风险管理的一部分,也是为了防范犯罪活动。

人民银行强调,金融机构在执行相关规定时应注意保护客户隐私,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只有在发现交易异常或有合理理由怀疑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才会进一步询问客户情况。此外,金融机构还应提供友好便利的服务,特别是对于现金使用较多的群体,如老年人,应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并加强防诈骗和金融知识宣传。

总的来说,银行问用途的做法是为了遵守法律规定,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虽然有人对此持有不满态度,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资金安全。在执行时,金融机构应注意保护客户隐私,确保信息安全,并提供便利的服务。

取款该不该询问用途?网友:建议别太多干预个人正常行为

银行问用途是为了保护客户和预防违法活动:一些人支持银行问用途的做法,认为这是为了确保资金安全和防范洗钱等违法活动。他们认为银行有责任进行客户尽职调查,确保资金来源合法。

客户隐私权应受到尊重:另一些人认为银行过度询问客户用途侵犯了客户的隐私权。他们认为客户有权自由支配自己的资金,银行无需过多干涉。

银行应提供便利和友好的服务:有人认为,虽然银行有问用途的规定,但工作人员在执行时应友善对待客户,并提供便利的服务。他们认为银行可以通过改善流程和提供更好的沟通方式来减少客户的不满情绪。

问题应在制度层面解决:一些人认为,对于类似的问题,应该在制度层面进行解决。他们建议银行和监管机构进一步明确规定和标准,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

当然支持的声音也很多,如银行工作人员也是按规章办事,何苦为难人家呢?

标签:

珠宝展示